庆城县多措并举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近年来,庆城县狠抓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以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为增收重点,以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为工作重心,以拆危治乱、风貌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为工作抓手,强力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由抓点示范到百花争艳,一幅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集群发展兴产业。庆城县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坚持田园型、体验型、循环型方向,以布局集约化、产业链条化、品质高端化、功能多样化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牛羊猪鸡果草菜药”八大优势产业和小杂粮、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增收水平。苹果产业按照“三区一园”布局,大力推广瑞阳、瑞雪、瑞香红等新品种和“间伐改造”“高枝嫁接”等新技术,创建高标准示范园10处5000亩,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25万亩、产值突破12亿元。肉羊产业引进天津奥群牧业,建立“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广澳洲白和杜泊绵羊,通过杂交繁育改良品种,建成10万只肉羊专业乡1个、万只专业村5个。肉牛产业引进埃克森牧业,推广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优良品种,提升饲草种贮和检疫检测水平,通过“投母还犊”“回收肉牛”,引导群众规模养殖,形成“龙头带动引领、科技全程跟进、农户抱团发展”的良性格局。今年建成桐川、玄马2个养牛特色小镇,带动农户630户,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7万头以上。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原则,同步推进种草产业发展,为发展养殖业提供饲草保障。设施农业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全县瓜菜面积达到19万亩,产量37万吨,产值5.8亿元。以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引进培育食用菌产业,建成马岭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玄马香菇基地,实现种植、养殖、菌产业“三元双向”循环集群发展。
外引内培聚人才。庆城县始终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敲门砖”,把引人才、育人才、留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制定出台《庆城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方案》,通过内培外引,建强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打造优势产业专家团队,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基层一线。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行动,推进行政村带头人培育计划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4名,培训行政村带头人5名,培育高素质农民1000人,完成实用技术普及培训1.7万人次。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农业企业家,培养一批带领群众致富的微电商、农创客和能工巧匠,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党建引领强组织。坚持县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注重把熟悉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秀干部选拔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持续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渠道,通过从致富带头人中“推”、机关干部中“派”,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中“引”,返乡大学生中“聘”等方式,建强乡村振兴“前沿指挥部”和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开展涉黑涉恶和党员信教参教问题整治,纯洁党员队伍。全面加强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领导,通过产业提升、项目带动、资源开发、为农服务、资产盘活等模式,拓宽发展渠道,增收创收。加强村级三资清查管理,推行村级三年遍审,确保规矩落地、固本强基,有力引导了党员干部当好标杆、做好榜样,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民情民意等重点服务事项进行引领、提醒和督促,使党员的身份自信进一步增强,模范带头作用更加彰显。
整治环境美农村。庆城县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接续推进2021年确定的2个市级示范乡镇,今年确定的5个省市级、5个县级、7个乡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加快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四路一线”等主干道路和群众房前屋后为重点,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拆违治乱行动,着力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围绕“四路一线”等主干道路,结合村庄文化要素,每3-5公里改造一处小景观,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今年,将抓点串线带面,梯次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统筹农村改厕、清洁村庄、乡村旅游、“一村万树”和“拆危治乱”等重点工作,促进山水田园条块结合、联动发展。
文化铸魂优乡风。庆城县将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紧盯“农耕、岐黄、红色、民俗、名贤”五大文化,以“抓特色、创样板、立标杆”为目标,坚持“立体化布局、项目化推动、社会化参与”的思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龙头,整合部门、乡镇公共服务资源,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推动全县每个村年内至少开展1次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学子等评选表彰活动,深化 “一约四会”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节假日广场舞、节日家族敬老等活动,增强“红黑榜”、爱心超市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村史馆、初心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爱心发屋、农家书屋等特色优势资源,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弘扬新风正气,自觉尊老爱幼,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勤俭节约,自觉抵制等靠思想,弘扬传统、感念党恩、宣树新风。
(供稿:庆城县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