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西峰区“五指成拳”接续乡村振兴 筑牢防返贫底线

来源:西峰振兴号 作者:任继道 发布时间:2022-04-01 09:12:43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西峰区坚持把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域覆盖、动态监测、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的原则,聚焦返贫致贫风险群体,突出“健全机制、规范监测、精准帮扶”三个环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保障、帮扶等机制,筑牢动态监测“防火墙”,落实精准帮扶“责任书”,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健全机制,精准摸排。采取专项排查、集中排查、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聚焦1个群体(所有农村居民),紧盯3类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关注10类家庭(大病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长期慢性病患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人员、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供养人员),进行全覆盖定期排查,发现问题,快速响应、及时帮扶,实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识别三类户119户,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2户,边缘易致贫户57户,突发严重困难户10户;风险消除88户。 

二是拓宽渠道,及时发现。统筹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平台监测分析等监测途径,充分利用 “甘肃自主申报”微信小程序、实现“自下而上”的自主申报,通过数据共享比对实现“自上而下”的筛查预警,构建了监测对象的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三是规范程序,统一标准。执行严格统一的监测标准和操作程序,按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流程图”,严把对象纳入和风险消除关口,实行对象纳入“七步骤”(风险预警、入户核查、民主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区级审定、系统标注)与风险消除“六程序”(入户核实、民主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区级审定、系统标注),做到进出有理有据。

四是加强核查,有效处置。按照“及时预警、及时核查、及时处置”原则,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规范农户自主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跟踪回访、平台监测分析等监测方式,对庆阳市防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管理系统反馈的预警信息13661条(红色3329条、黄色10332条),通过入户排查、走访核实、综合研判等途径,全面进行调查核实、风险评估、动态帮扶,形成以干部入户摸排为主,信息监测预警为辅的快速发现、快速响应机制。

五是强化联动,凝聚合力。建立了区、乡(镇)、村信息反馈台账、核查台账、动态监测帮扶台账。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落实帮扶政策,并配合开展阶段性帮扶成效信息比对。及时安排防返贫监测帮扶责任人119人,持续跟踪帮扶措施落实及成效,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畅通防返贫动态监测运行的“难点、痛点、堵点”,形成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的帮扶机制。

(供稿:西峰区乡村振兴局 任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