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五项工程”推进生态振兴
西峰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有条不紊实施“植绿、放美、治污、除脏、五改”五项工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生态建设。
以“植绿”为“突破口”,厚植生态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兴林富民,坚持以绿色为基调,以绿化为主线,以“一村万树”生态美化工程为抓手,精心谋划、分类施策,努力实现“一栽一片、一绿一景”,在村级道路、荒山地等公共空间栽植绿化树木25.7万株,在5条国省干道新栽补植行道树52.9公里、2.1万株,绿化村组道路165公里。
以“放美”为“风向标”,激发内生动力。以家庭为切入点、以妇女为主体,启动“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以“小美”聚合乡村“大美”,助推生态文明。加快“四小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游园)建设。整治地头沟头3400处,新建门前小花园、小菜园805个,打造小景观32处。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治污”为“发力点”,健全长效机制。投资近5000万元在7个乡镇建成8座污水处理厂,抓好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对超标排放,排洪口污水溢流,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道路施工产生的泥浆污染河道等污水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取水量与污水排放量双控制度,杜绝污水偷排问题,集中开展农村居民点雨污分流,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饮用水源地的日常监管工作,定期不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查,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以“除脏”为“净化器”,共建美好家园。持续开展农村“两违”治理,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对所有陈年垃圾坑点、塬边咀稍、河边沟头、水源地周边等卫生死角盲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巩固“清洁村庄”创建成果,建立垃圾户收集、组拉运、村运转集中处理体系,实现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常态化、管理规范化。整治路边旱厕、废旧庄基180余处,整修道路沿线风貌50公里,新建垃圾收集点42处、配备垃圾清运车103辆、垃圾桶2000个,实现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的整治目标。发挥圣元环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带动作用,实现垃圾‘四化’目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全民化),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标。
以“五改”为“奠基石”,树立靓丽形象。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增进农村群众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必须入院、提倡入室”的要求,严格规范标准,落实区乡村组“四级”包抓责任制,今年计划完成8800户,冯堡村已完成改暖30多户。深入实施改灶、改暖、改厨、改圈等村庄清洁行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积极探索宜居环境,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供稿:西峰区乡村振兴局 左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