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产业兴农村美 乡村振兴有活力
近年来,华池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聚焦自然资源和自身优势,引进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纵深调整,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新路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走进华池县城壕镇定汉村,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依次排列,路灯、柏油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耀眼的红瓦白墙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顺着崭新的水泥入户路,记者来到村民张武金家看到,他正在酿醋作坊忙碌着,妻子在打扫卫生,生活十分惬意。
华池县城壕镇定汉村村民张武金说:“近几年咱们的惠农政策特别好,尤其像入户路、周边的围墙、公厕,做得都非常好,我们也得到了很大的便利。下一步,我听村上说,还准备给我们做阳光工程、取暖设施、洗澡这些东西,非常感谢政府给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今年,城壕镇大力开展“五改四化三清”村容户貌提升行动,为农户设计统一的红瓦白墙,硬化院坪和入户道路,还在道路两旁载了树,安装了路灯,大力推进乡村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了村庄“颜值”。
城壕镇副镇长陈柏荣说:“今年以来城壕镇按照县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要求,扎实开展村容户貌提升行动,确定了以定汉村周边新南路沿线,牛羊养殖等底子好的117户群众为示范改造户,注重村民参与,保留乡土味道,通过定汉村的标准建设,逐步辐射带动全镇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越来越美的乡村环境吸引了更多群众回家创业,张武金就是其中一位。他原本就是村里有名的“手艺人”,开办过酿醋作坊,生意很红火。后来由于妻子得病,父母年迈,缺少资金和劳力的他放弃了作坊到外地打工挣钱。如今看到家乡的变化,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又回到家乡重操旧业,办起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一同致富。
城壕镇定汉村村民张武金说:“我们现在这个合作社已经注册,预计带动20余户群众加入到我们这个行业中来,我希望更多的村民加入到我们的行业中来,让我们的事业能够积极地发展下去,争取做大做强。”
在支持群众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城壕镇还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纵深调整,引进两当黄波菌业公司,利用原有的光伏发电项目,建成食用菌出菇大棚20座,种植黑木耳、香菇、猴头菇、羊肚菌等各类菌体,实现菌光互补,产业叠加。该园区刚刚建成不久就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两当黄波菌业集团技术总监梁启文说:“我们在园区一共投资1700万元左右,黑木耳生产一共是370亩左右,装载设备现在到场的是8台,然后是两套生产线,后期满负荷生产是12台机器一起生产,到时候每天生产量应该可以达到10万包左右,明年准备再扩大生产,因为我们外面还有不少后续的订单。”
从木屑到菌菇,从无到有,产业示范园内的一套套设施设备和菌棒加工线已投入繁忙的生产。该镇农户也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劳务协作、保底分红等方式参与到食用菌产业中。
城壕镇食药监所所长王星亮说:“该产业园实现菌光互补,带动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土地流转,每亩地500元,实现土地流转费48万元。二是财政补贴资金400万元,折股量化村集体收益每年分红按6%分红,实现24万元。第三方面是实现群众就近务工,固定务工有50人左右。在采摘木耳期间务工有300人左右。务工收入粗略估算有一千万元。第四点就近解决余家砭田沟门组易地搬迁小区26户群众,就近务工问题,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双赢。”
城壕镇余家砭村村民李文娜说:“以前我们在老家,在山上住呢。18年,我们搬到街道上,易地搬迁搬下来的,现在干什么都方便一点。今年园区建成了我们在这儿务工,一天十个小时,给100块钱。”
(供稿:华池县乡村振兴局 方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