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五大振兴”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正宁县深入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与“五大振兴”耦合联动

来源:正宁县乡村振兴局 作者:邢志龙 发布时间:2022-03-16 10:30:46 浏览次数: 【字体:

去年以来,正宁县坚持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发展机遇,始终以“三镇六村”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紧紧依托红色资源,坚持规划引领,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与“五大振兴”耦合联动作用,聚焦发力,全面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彰显“产业兴旺之美”。以肉牛产业乡村振兴示范片带为引领,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打造“陇东早胜肉牛良种核心区”和高端雪花优质牛肉生产基地,在西坡镇、山河镇、永正镇实施陇东早胜肉牛产业“四化”工程(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全链化发展、品牌化建设),在项目示范区建设两万头早胜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个、屠宰精深加工企业1个、饲草(料)配送中心1个,建成肉牛养殖专业村8个,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产销对接为导向,发展壮大“链主”企业,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家庭农场、规模养殖户,培育形成山河、西坡2个养牛专业乡镇、解家川村、高红村、石家湾子村3个肉牛养殖专业村,辐射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二是大力开展引才兴村,彰显“人才振兴之先”。注重引才兴村,围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训+输转”和“两后生”培训,紧扣“能力培训、孵化创业、带动增收”三大环节,组织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采取专业机构培训和岗位提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林果、畜牧、瓜菜、中药材和乡村旅游“一对一、点对点”实用技术培训500人次,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务工收入,提高了致富本领,群众自主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三是加速培树文化乡村,彰显“文化振兴之魂”。挖掘本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汲取“正能量”。依托县内邓小平旧居、习仲勋旧居、寺村塬革命委员会等丰富红色资源,在示范区项目安排上注重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实施关中分区回民支队石家湾子截击战旧址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山河镇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和村级阵地建设“廉政文化长廊”,西坡镇石湾子村党支部组织开展重走红军路、参观革命遗址等活动,高红村将“村史馆”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平台载体,让群众在学习参观中接受革命教育和红色洗礼。创新开展练兵比武活动,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整体素质,举办培训班75场,培训2300余人次,开展座谈交流10场次。

四是加速打造宜居乡村,彰显“自然生态之基”。着眼建设“人居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美丽家园,组织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乡村建设示范村“三类户”风貌改造、四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深入开展拆旧拆危治乱行动,大力整治村庄和公路沿线环境卫生,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更加宜居宜业。

五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彰显“组织振兴之领”。坚持“头雁领航”,变“组织力”为“战斗力”。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环境提升、乡村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党委带头、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工作模式,通过设置党员分包示范区、党员责任管理示范区,凝聚党员力量,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政策宣讲员、文明劝导员、工作指导员、成效督导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示范区3个乡镇6个行政村39名党员干部参与到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开展干部能力素质培训,建强乡村振兴骨干队伍,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面向所有示范村接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6名、工作队员12名,做到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工作不断。

(供稿:正宁县乡村振兴局 邢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