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西峰区多点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来源:西峰振兴号 作者:西峰区政府办 周飞虎 发布时间:2022-03-17 11:00:01 浏览次数: 【字体:

2021年,西峰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着眼平稳过渡,巩固拓展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优化完善帮扶政策,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对全区52户监测户、57户边缘户和9户突发困难严重户进行逐户核查,针对性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逐户精准落实措施。实施住房巩固提升项目173户,对328户汛期因灾受损户进行重建和维修加固,建成养殖产业基地供水项目8处、乡镇村组水源工程2处,更换老旧供水管网186公里。探索练兵比武新路子,实施爱心互助“五项工程”(助餐、助洁、助医、助学、助急),率先在温泉镇建成全市第一个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巨塬村爱心互助院”,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供给,累计为6076户17987名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难群众发放补助2956.04万元。

二是突出助农增收,培育多元产业。深入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以生猪产业为主导,辐射带动果、菜、旅游等产业发展。在生猪产业上,突出前端繁育育肥、中端屠宰加工和末端销售,加大与正大集团合作力度,建成肖显2400头种猪繁育场,全区500头以上规模育肥基地达到29处(“331+”模式建成13处,合作社自建14处,正大集团代建2处)。2021年末,全区生猪存栏规模可达到16.5万头,出栏规模可达27万头。计划到2024年,生猪存栏规模达到30万头,出栏50万头。在果品产业上,突出提质改造和质量提升,新改造老苹果园1万亩,发展设施樱桃780亩,全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5.8万亩,樱桃面积5200亩,实现产值7.4亿元。在瓜菜产业上,以“一园两川”(一园:肖金蔬菜基地,两川:蒲河川、武家川)为重点,种植设施瓜菜和高原夏菜7.7万亩,产量达到16.9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在乡村旅游产业上,坚持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以项目突破为抓手,巧借农业、农村优势,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形成了“五型”(农旅型、文旅型、产业型、生态环保型、康养型)发展模式,依托省文旅投公司,投资7600万元建成了占地65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凤凰塬舍文旅项目,着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

三是强化示范带动,推进乡村建设。按照“一年有突破,两年见实效,三年变新貌”的推进步骤,扎实推进乡村建设“1315”示范工程,全面加快 “4+1”(毛寺村、李岭村、鄢旗坳村、寺里田村、郭堡村)示范重点村建设,持续整治村庄环境,提升乡村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文明乡风。研究制定《西峰区农村建筑风貌引导图集》《西峰区特色民居设计方案》,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集中居住、统一面积高度“三统一”管理,逐步改变全区农宅面积过大、高低不一、色彩混乱、杂乱无章的局面。紧扣“清洁村庄”创建7项标准,持续开展农村垃圾、风貌、厕所“三大革命”,同步推进“五化”(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八治”(治脏、治乱、治差、治污、治危、治破、治违、治丑),完成绿化面积3.45万亩,整治路边旱厕、残垣断壁、废旧庄基3400余处,完成户厕改造7441户,整修道路沿线风貌220公里,建成垃圾中转站105座,乡镇、村级污水处理站8座,配备垃圾收集车392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03个、心理咨询室32个,帮助253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建成村民小组、合作社和农户进户道路150公里;发展乡村快递企业18家,新增乡村物流网点15个。

2022年,西峰区将抢抓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机遇,紧扣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奋斗目标,以乡村建设“1315”示范工程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为标志,采取组织推动、示范带动、资金撬动、企业促动、全民齐动“五动”措施,统筹规划、抓点带面、分步实施。突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基础设施提升、富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保障、乡村治理六个关键,锁定房屋升级改造、供水管网更新、道路畅通提质、人才强村、文化惠民、乡风文明等22项重点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提档升级。

(供稿:西峰区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