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西峰区“八治”提升农村环境面貌

来源:西峰区乡村振兴局 作者:李建亮 发布时间:2022-02-17 09:07:26 浏览次数: 【字体:

2021年以来,西峰区以“1315”示范工程为抓手,以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到位,以上下联动、点面促动、城乡互动,着力推进治脏、治乱、治差、治污、治危、治破、治违、治丑“八治”行动,全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环境面貌。

以治脏为重点,整治环境卫生。持续推动全域无垃圾治理,进一步巩固提升“清洁村庄”创建成果,聘请保洁人员1928人,深化“三清一改”覆盖面,实现“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紧盯春耕、作物收获节点,增加车辆集中开展白色垃圾清运行动。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劝导村民分类整理,实行垃圾户收集、组拉运、村运转,实现全域无垃圾治理常态化、管理规范化。全年累计处置生活垃圾97703.49吨,焚烧97703.46吨。

以治乱为重点,整治村容村貌。深入推进占道经营、农机具乱停乱放、乱贴乱写、网线乱挂乱拉、柴草乱堆乱积、乱晾乱晒等为主要内容的六项治乱行动。对占道经营“死灰复燃”“顽疾”问题,实行“疏堵结合、分级管理”,引导各类商贩“退路进点(市场)”,坚决杜绝“游击战”。对小城镇路边农机具乱停乱放、乱贴乱写、网线乱挂乱拉等问题进行清理整改。累计劝导规范流动摊贩5175余个,清理乱堆乱放330余处。

以治差为重点,提升农村品质。结合治“乱”开展空闲宅基地、废旧涝池、废旧房屋、旧砖头、旧柴草、旧物件“六废”利用和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游园“四小园”建设。新建门前小花园、小菜园805个,打造小景观32处。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必须入院、提倡入室”的要求,严格规范标准,落实区乡村组“四级”包抓责任制,累计完成改造7441户,占任务的100%。

以治污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严格按照《西峰区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对污水处理厂站超标排放,排洪口污水溢流,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道路施工产生的泥浆污染河道等环境问题进行了督促督办,确保了重大项目污水问题整改到位。开展农村污水整治行动,集中开展农村居民点雨污分流,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市级饮用水源地的日常监管工作,定期不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查,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以治违为重点,保障建设有序。持续开展农村“两违”治理,严格项目建设程序。严禁违法乱建乱搭,私自马路开膛破肚,乱建排水或乱压电线。加强“两违”源头管控。充分发挥属地管理和网格员“前沿哨兵”的作用,以省县乡道为主线,以新建项目区为重点,全面开展拆违治乱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两违”事后管控。严格落实依法强拆、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工作机制,加快强拆进度,坚决遏制违建增量,逐步消除存量。截至12月,全区共拆除违法建筑144宗。

以治丑为重点,改善农村形象。坚持规划先行。为全区100个行政村统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以示范村为重点,分类编制不同村庄类型的国土空间、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风貌提升、民居改造等详细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发展。研究制定《西峰区农村建筑风貌引导图集》《西峰区特色民居设计方案》,以乡镇为实施单位,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集中居住、统一面积高度“三统一”管理,逐步改变全区农宅面积过大、高低不一、色彩混乱、杂乱无章的局面。

以治破为重点,推进风貌提升。深入推进风貌革命,围绕1315示范点、线,对示范线视线周边涉及的破旧庄基、残垣断壁,特别是对公路沿线破旧的广告牌、门头招牌进行更换拆除。累计整治路边旱厕、残垣断壁、废旧庄基3400余处,安装太阳能路灯209座。扎实开展“共建清洁家园、喜迎建党百年”活动,紧扣“清洁村庄”创建7项标准,制定专项方案,开展风貌带破损修复行动,解决路砖破损、绿化带缺株死株等问题,让农村变得更美。累计完成绿化面积3.45万亩,整修道路沿线风貌220公里。

以治危为重点,消除安全隐患。积极开展住房巩固提升。全面建立农村危房常态化改造机制,锚定“一户不落、动态清零”目标,扎实排查、及时改造,实施住房巩固提升项目173户。积极开展灾后重建,针对“8.19 ”、“8.21”和国庆期间强降雨致房屋受损情况,对328户房屋因灾受损户进行重建和维修加固。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围绕渣土砂石、违规木炭烧制,切实整治安全隐患工程,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安全事故“零”的目标。

(供稿:西峰区乡村振兴局 李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