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家谈】文丽红:驻村干部如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担当作为展风采
2021年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明确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到驻村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把握要求,强化责任、坚定信心,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掌握实情的调查者,党群关系的联络者,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以第一的责任建强基层党组织
驻村干部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能力,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党群共建机制,强化目标管理机制,落实好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要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惯性思维,提高思想站位,以抓好党建为引领,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强化宣传、善于引导,依法办事、规范治理,整合资源、借力发展,进一步地摸门道、找窍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等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以第一的行动推进产业富民
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新型农民,驻村干部要积极学习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本领,学懂弄通“三农问题”的文件和政策,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到一线传授农经解难事。围绕选种育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开展培训辅导;开展送优质良种、种养技术、动物防疫、清洁能源、护农支农、科技书报到农户的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促农增收的各项政策送到农民手中。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致富,要紧跟国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政策措施,积极对接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村域经济。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引导,协调开展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等服务,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稳定增加收入。
以第一的本领抓好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驻村干部要着力推进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要广泛走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促膝畅谈治村良策,对一些潜在的隐患早知情、早处理,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大力开展文明村庄、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道德新风。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化解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为群众营造稳定的生活、生产环境。
以第一的担当践行为民初心
驻村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要胸有情怀愿担当,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到身真入、心真沉、情真融,多跨群众的门槛,尤其是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每一户群众如数家珍,盯住目标、扭住要害,帮助群众解决好最盼最难最怨的事情,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驻村干部切实发挥“孺子牛”的作风,在“第一”的信念中不辜负党组织的厚爱,在“第一”责任中不辜负人民的期待,在“第一”工作作风中践行为民情怀,在“第一”的业绩中展现风采,做到零距离全方位为农民服务,带领群众走好乡村振兴致富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乡村尽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