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我们的小康生活】瓦窑村:提振精气神 建设文明富裕村
(记者 李建棋 刘廷宝 徐文文)宁县湘乐镇瓦窑村靠近子午岭腹地,过去这里基础设施条件差,信息闭塞,是有名的贫困村,如今,“贫困”的帽子已被摘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在瓦窑村文化广场前,一年来全村上下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好儿媳、公益之星等20多位先进典型表彰活动在这里举行。
宁县湘乐镇党委书记孔军海说,“今天我们在瓦窑村举办群众表彰大会,目的是选树典型,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和谐乡风文明的新风气,让乡村振兴不但从物质上达到振兴,而且从精神上达到振兴。”
村民杨爱姹的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她20多年来常伴公婆膝下,伺候老人,公公去世后,如今80多岁的婆婆行动不便,她端茶倒水,无微不至关怀,今年被村民推荐评选为“好儿媳”。
“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孝敬老人也是应该的,这也是村上人和乡亲们对我的一种认可,我觉得孝敬老人这种精神也值得流传下去,给子女做个好榜样,把中国孝敬老人,尊老爱幼 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宁县湘乐镇瓦窑村村民杨爱姹说。
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这几年,瓦窑村还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富带头人,村民杨兴成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于2018年成立了宁县仙秦道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华蜂养殖产业,如今养殖规模已达350多箱。
宁县湘乐镇瓦窑村村民杨兴成告诉记者,“今年采土蜂蜜3800多斤, 土蜂蜜一斤100元,产值下来30多万,目前销售了2000多斤,接近20万元。”
在杨兴成的带动下,瓦窑村目前有40多户群众参与养殖中华蜂,合作社还免费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销售服务等,帮助群众增收。
“养的最好的群众养20多箱 ,年收入在2-3万元,一般在5箱左右的群众收入下来都在7000-8000元,群众积极性也很好。”杨兴成说。
瓦窑村还大力发展林麝、肉牛等养殖产业,并积极引导苗林产业转型升级,拓宽群众增收门路,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25元,瓦窑村还以讲座、视频、文图等多种形式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把精神文明建设项目与乡村建设行动结合起来。如今,瓦窑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风文明村,产业振兴的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