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坚持问题导向 狠抓整改落实 庆阳市加快推进贫困村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01 15:25:32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合作社“大水漫灌”问题整改,坚持以提升合作社规范运营水平为抓手,以增强合作社有效带动能力为目标,认真对标对表,紧扣时限要求,多措并举抓整改。截止6月15日,全市贫困村建成的3072个合作社中,运营规范的1038个、运营较规范的382个、运营一般的788个、未运营688个、吊销注销的176个;2018年全覆盖中新建的141个合作社中,运营规范的115个、运营较规范的11个、运营一般的15个,全市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精心安排部署,靠实整改工作责任。市政府办印发了《庆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活动方案》,从2019年2月初开始,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从合作社阵地建设、组织形式、民主管理、权益保障、财务管理、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等7个方面进行查缺补漏、规范提升。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全市贫困村合作社反馈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抓落实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贫困村合作社问题整改的程序、目标、程序、时限和措施,历清了市、县、乡三级整改责任,建立了整改进展情况半月报制度。各县区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整改方案,建立了整改工作台账,稳步有序推进贫困村合作社问题整改。

(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按照“运营规范、运营一般、未运营”三种类型分级建立了工作台账,全面摸清了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行情况。截止2019年2月底,全市570个贫困村共建办合作社3072个,其中运营规范的801个、运营一般的1415个、未运营的856个,分别占建办合作社总数的26.08%、46.06%和27.86%。2018年全覆盖中新建的141个合作社,运营规范的104个,运营一般的36个,未运营的1个。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对贫困村种养产业合作社进行了排查摸底,建立了贫困村一个种植和一个养殖合作社名录,全市贫困村共建成种养产业合作社1253个,其中种植类合作社609个,养殖类合作社640个,扶贫车间19个。

(三)统一规划设计,建办标准化合作社。依托中盛公司,采取政府建圈舍购羊只、企业出技术包运营的方式,全市计划新建千只湖羊标准化扶贫示范合作社411个,现已开工建设283个。依托正大集团,采取“定仔猪和饲料价格、定育肥标准、定保底回收价格”的“三定”模式,在西峰区新建100个饲养量550头的生猪育肥标准化“331+”合作社,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实现“百村百社”目标。目前已开工建设55个,计划今年10月底全面建成。通过标准化养殖合作社建办,可带动肉羊饲养量增加30万只,生猪饲养量增加20万头,直接带动贫困户超过5000户。

(四)因社施策规范,分类推进合作社问题整改。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我市将前期调查摸底“运营规范、运营一般、未运营”三种类型细分为“运营规范、运营较规范、运营一般、未运营和吊销注销”五种类型推进整改,建立了贫困村合作社整改进展情况半月报制度,逐村逐社进行整改完善、规范提升。对运营规范的合作社,引导创建示范社;对运营一般的合作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整改完善;对“弱、小、散”合作社,采取整合合并、联合重组的方式规范提升;对未运营合作社,依法依规逐步进行注销清理。截止6月中旬,全市贫困村运营规范合作社占比达到33.78%,比2月份提高了7.71个百分点;未运营合作社下降到了22.39%,比2月份下降了5.47个百分点。

(五)强化服务指导,建立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市级3名、县区3名、乡镇5名的人员数量,分级建立合作社辅导员队伍,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合作社辅导员随时提供指导服务。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采取理论教学、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合作社辅导员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举办市级辅导员培训班1期,培训辅导员140人,举办县区辅导员培训班28期,培训辅导员1143人。

(六)强化技术培训,提升合作社带头人服务水平。市政府出台了《庆阳市扶持引导普通高校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就业实施意见》,设立专项资金3000万元,每年扶持1000名左右的未就业大学生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就业。市财政有效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金、合作社万人培训计划资金、市级专项扶贫资金共1873万元,重点用于合作社带头人及经营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截止6月中旬,全市共培训贫困村合作社带头人688人,完成省厅下达培训任务250人;环县、镇原县、华池县采取“乡推荐、县审核、公司考察选定”的方式,招收765名本县籍历届未就业大学生(环县600名,镇原县100名,华池县65名),按每人1000元的培训经费,由中盛公司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集中培训、统一录用、统一调配到“331+”湖羊养殖合作社,培育肉羊养殖技术带头人。

(七)加大资金支持,破解合作社发展难题。市政府将2019年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874亿元和天津对口帮扶资金1.845亿元有效整合,支持贫困村发展养殖、种植合作社建办,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不低于30%、天津帮扶资金以不低于20%的比例共整合9312万元,用于“331+”合作社建办。环县向农发行贷款2.8亿元,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贷分用、共管统还”的方式,支持湖羊养殖合作社发展。镇原县实行政府定额奖补扶持政策,对新建、改扩建湖羊养殖合作社分别按每只基础母羊补助600元和300元的标准定额奖补。西峰区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为贫困村、贫困户配股1500万元、银行融资1500万元、财政列支1500万元,每个合作社整合投入建办经费45万元,支持生猪育肥合作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