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
全国、全省视频会议之后,我市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我市全面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治台账,边排查边整治,进一步健全完善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协调副秘书长、农业农村局和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在市农业农村局设立办公室,办理日常业务。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印发了《庆阳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方案》,分排查、整治、验收三个阶段开展工作。从6月初至7月20日开展全面排查,同时对排查出的“大棚房”问题进行整治。7月20日至8月10日开展集中查处、集中整治整改,8月10日至8月25日,依次完成县级自验、市级抽查复核和省级验收。
三是及时部署排查。全国、全省“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视频会议之后,市政府分管领导做出批示要求。6月7日下午,召开了全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对全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从6月中旬开始实行周调度制度,每周二对县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及时了解掌握“回头看”工作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设施大棚7964个,排查面积1.29万亩,未发现“大棚房”问题。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严格按照“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对种养设施大棚,按照“逢园必进、逢棚必查”,开展地毯式、拉网式、台账式排查,逐项目、逐村组、逐园区、逐大棚对设施农业用地进行核查清理,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会同自然资源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县区排查及整治整改情况进行抽查核查和巡回督查,确保全面排查不留死角、整治整改彻底到位。同时,对可能引发风险的“大棚房”问题进行梳理,落实责任,做细工作,防止群体性事件和舆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