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废旧农膜回收量突破2.5万吨
2020年,市农技中心把减少农田“白色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作为农环重点工作,在旱作农业生产的重点乡镇和片区,依托省级农环专项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项目,抓住春秋回收关键时期,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了全市废旧农膜回收体系进一步完善,农膜残留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截止2020年底,全市8县(区)共回收废旧农膜25870吨,回收率为82%。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安排部署。市农技中心严格按照《2020年全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工作要点》(甘农生态〔2020〕9号)的通知,及时制定了《庆阳市废旧农膜回收用与尾菜处理利用行动方案》《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2020年全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对此项工作全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重点工作。为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采取与乡镇签订回收目标责任书,与回收企业签订包片回收协议的办法,确保了回收任务的完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采取“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废旧农膜,让农户、企业和中间环节形成利益链,保证废旧农膜能够拾得净、收得上、全加工。通过对田间地头等废旧农膜集中区和道路沿线、村舍周边、河道沟渠等散落区开展废旧农膜集中回收清理,初步形成了回收、加工、利用“一条龙”体系。
三是现场督查指导,推动任务落实。为推动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任务落实,2020年4月下旬,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对我市农业环保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指导,通过对春耕生产期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企业建设及运营状况、田间地头道路沿线残膜捡拾清理状况等进行督导,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12月中旬,市农技中心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发改委对我市6个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进行了调研督导,并提出相应指导意见,促进了项目县回收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