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详细内容

宁县邀请大专院校专家实地指导中药材产业

来源: 作者:宁县农技中心 庞博 发布时间:2020-07-06 09:38:57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宁县积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点后续产业来抓,累计组建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合作社50多家,2019年种植中药材7.1万亩,实现产值就达1.7亿多元。

       今年宁县中药材产业在稳定面积,提质增效,规范种植、稳农增收的基础上将不断扩大规模效应,计划完成种植各类中药材6.5万亩以上,打造千亩以上示范园6个,百亩以上示范园12个。通过园区吸纳贫困户务工、土地入股等方式,进一步带动贫困户脱贫。为了进一步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中药材种植科技含量,加强同大专院校专家合作,为宁县中药材产业把脉献策。

       宁县邀请甘肃农业大学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甘肃省中药材产业体系中药材加工储藏岗位专家、甘肃12316三农服务省级中药材专家晋小军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陕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渭玲分别来宁县实地指导中药材产业。

       五月份晋小军教授来到宁县新庄镇坳王益翠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指导柴胡、牛蒡子、黄芩、丹参等中药材种植,帮助建立了中药材标准化标本室,制作中药材标本118种,并对种植的中药材展示田试验田给予指导。建议合作社在抓好种植的同时,注重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要在中药材收购贮藏加工下功夫,出效益。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渭玲,冒雨来到了宁县春荣镇的谷和春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指导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等情况。王渭玲教授客观分析了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宁县实际,提出了建议:以培育品牌为主、推行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零散农户,加强与科研单位、行业专家的交流合作,提升品质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宁县从“资源大县”变成“产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