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蓄水保墒 发展旱作农业 ——庆阳市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庆阳市地处甘肃东部,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干旱是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市立足市情实际,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深耕深松机械化、机械化喷灌、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实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19年,全市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90万亩,平均亩产400公斤,显示出了强大的保墒抗旱增产效果,是我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革命性措施。
二是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深耕深松技术是用大中型履带或轮式拖拉机配套深耕深松机具,耕深25cm以上,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提高含水率和蓄水能力,增强了抗旱能力,达到“伏雨春用”,为中低产田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保障,有效解决了中低产田耕层浅和耕层下犁底层坚硬的问题,全市推广深耕深松机械化面积45万亩以上。
三是机械化喷灌技术。根据我市干旱少雨,但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现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全市逐步探索出了以“三改”为主要内容机械化喷灌技术(改明渠输水为管道输水,改单井灌溉为汇流灌溉,改大水漫灌为沟灌、穴灌、小畦灌、喷灌、渗灌),全市节水灌溉面积42万亩。
四是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全市规模养殖场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技术,减少用水冲洗量,发展节水型畜牧业。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331+”肉羊养殖合作社、千只湖羊标准化扶贫示范社建设中,大力推广漏粪地板技术;在正大集团18万头生猪农牧产业化示范项目中,积极推广自动化饮水饲喂技术,有效减少了规模养殖场用水量。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今后我市将继续坚持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大力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为建设节水型农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