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详细内容

宁县农技中心抓防疫,搞监测两不误

来源:宁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宁县农技中心 马建 发布时间:2020-02-24 16:43:10 浏览次数: 【字体:

       目前正值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际,小麦、油菜开始返青。为了准确掌握当前作物苗情、病虫情及墒情,为春耕备耕提供准确依据,县农技中心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三情”调查监测。2月21日,县农技中心及时组织3名技术人员深入不同类型区域,对麦、油作物苗情、病虫情、墒情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并提出管理意见。

       一、小麦苗情:全县小麦面积40.23万亩,目前普遍开始返青,叶龄多为3—4叶1心期。据调查:一类苗占40.3%,亩总茎数60—80万株,单株分蘖数3.4个,次生根5.8条;二类苗占51.8%,亩总茎数40—60万株,单株分蘖数3.0个,次生根4.3条;三类苗占7.9%,亩总茎数30—40万株,单株分蘖数2.5个,次生根3.7条。部分早播麦田播种量过大的麦田,出现旺长或脱肥发黄现象。

       二、油菜苗情:全县冬油菜播种12.1万亩,零星返青,一类田面积6.35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52.5%,亩基本苗4.0万株;二类田面积5.46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45.1%,亩基本苗3.2万株;三类田面积0.29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2.4%,亩基本苗2.5万株。

       三、土壤墒情:当前0-20cm土壤已经解冻,温度为0.2—0.9℃,但20cm以下土壤尚未充分解冻。据测定,麦田、油菜田、休闲地0-20cm土壤平均重量含水量依次为:17.1%、16.8%和18.0%,山地、川地、塬地土壤平均重量含水量依次为:14.7%、16.4%和17.8%。随着气温回升和土壤完全解冻,将有利于墒情进一步提升。总体看,由于去年秋冬季节雨雪充沛,目前土壤底墒较好,利于作物返青生长。

       四、病虫情:近期气温多变,不利于病虫侵染,尚未查到小麦、油菜病虫危害,预计3月5日惊蛰过后,将进入麦红蜘蛛、麦蚜、条沙叶蝉和油菜跳甲始发期;麦田、油菜田杂草已开始复苏,需及早喷药防治。

       五、田间管理措施: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土壤容易失墒,所以要紧抓当前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做好春季田间管理,确保今年粮油丰收。

       1、耙耱镇压。尽快对小麦、油菜进行一次耙耱镇压,以提温保墒,同时清除老叶、枯叶、病叶、虫卵,还可抑制旺长。

       2、抢墒追肥。遇雨抢墒追施化肥,对苗黄、苗弱、分蘖不足的麦田应早施、重施返青肥,亩追施尿素10公斤。

       3、防治病虫草鼠害。秋季未及时除草的田块,需尽快人工除草或喷施一次除草剂,以播娘蒿、荠菜、离蕊芥等为主的地块,可亩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亩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克,兑水30公斤喷雾。我县早春易发生地下害虫、麦蚜、麦红蜘蛛、条沙叶蝉、小麦白粉病、小麦条锈、中华鼢鼠、油菜黑缝叶甲幼虫、菜蓝跳甲成虫、菜茎象甲幼虫危害。防治麦蚜、条沙叶蝉、麦红蜘蛛可选用10%吡虫啉和20%哒螨灵等药剂;对于造成缺苗断垄的麦田,亩用3%毒死蜱颗粒剂3千克拌土25千克均匀撒于麦田。油菜田在返青后应普遍喷施一次杀虫剂,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喷雾防治。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对剩余药液、药瓶、药袋等废弃物要集中处理,未用完的药剂要妥善保管,防止环境污染和药害发生。

       4、抑制旺长。对群体过大或旺长麦田,亩用20%壮丰安(多效唑+缩节胺)30—40毫升,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50公斤,注意把节后切不可喷施。

       5、预防冻害。可采用在地头烟熏、叶面喷施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1000倍液等方法预防,减轻冻害程度。

       6、抢墒覆膜。惊蛰在即,各乡镇农技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抢抓“墒”机,调运农资,做好顶凌覆膜,预防春季干旱,确保春播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