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中原乡走稳“12345”步调 补齐人居环境短板
为全面提升镇原县中原乡人居环境质量,助推乡村振兴,中原乡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全乡实际,走稳“12345”工作步调,扎实有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是坚持一个原则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村民主体、激发动力,注重长效,建管并重”的原则,以整洁、卫生、文明为目标,以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为重点,按照“空间上全覆盖,人员上全参与,时间上全天候”的“三全”工作思路,动员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以新原路、平中路和中原至原峰过沟路“一纵两横”主干线为轴,村组主干道为经、村内连接小道为纬、家庭为基点、村庄为单元的方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道路通畅、沿途秀美、村容整洁的美丽中原,营造“村美、景秀、水清、气爽”的人居环境。
“2”是成立两个小组来推进。乡上先后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5次,细化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乡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乡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乡纪委牵头成立督查工作组,共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3”是动员三级干部齐发力。乡村组三级干部利用精准扶贫入户对接、收缴农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及重大节假日等入户走访的机会,根据户情制定户内环境整治措施。同时,坚持以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领导力、组织力,凝聚力,组建了乡村组人居环境治理志愿服务队和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环境治理先锋队,将每月10号和20号确定为全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日,做到党员干部带头干,村组群众自觉干,全面掀起了人居环境治理工作高潮。
“4”是四项制度作保障。一是建立人居环境网格化包保制度。以村为单位,划分环境整治网格责任区,通过属地管理、分区负责督促落实的方式,做好环境卫生整治保洁工作。二是建立日常巡查检查制度。乡全域办加强人居环境日常巡查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进行集中整治,由乡纪委督促整改,做到巡查监督检查常态化。三是制定垃圾保洁制度和收费制度。本项制度由各村根据村情,通过村规民约制定实行。四是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与评先评优、干部考核、奖励和使用相结合。
“5”是五个环节来落实。一是宣传环节。在全乡中小学开展(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讲一堂课、出一期板报、写一篇作文、挂一条标语、写一封致家长信)“六个一”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氛围;采取悬挂横幅、制作展板、逢集日摆摊设点等方式深入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自觉性;入户宣传,以正反典型案例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卫生管理环节。全乡设置垃圾填埋点7处,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建筑垃圾填埋点、废旧农膜回收点和有毒有害垃圾收集仓等垃圾末端处理设施15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30辆,垃圾箱151个,引导农户形成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输焚烧、填埋处理的模式。三是公路沿线整治环节。加强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建筑立面干净整洁,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乱停乱摆、乱贴乱挂、乱堆乱放等行为,整修疏通公路边沟17.3公里,新栽公路行道树23.9公里,涂白11.1公里,种植格桑花8公里。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加强村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力度,全乡目前硬化村组道路57公里,栽植行道树12公里,部分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五是污水处理环节。对街区污水收集池进行了防渗防漏处理,增设排污过路涵管80米,督促沿街商户接入排污管道,彻底解决了街区污水直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