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服务>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农业常用肥料假劣识别简易方法

来源:​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 张鹏祥 发布时间:2022-07-20 15:25:35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氮肥

氮肥的种类较多,农业生产常用的有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等,它们的外观和物理性质都存在一定差异。

(一)外观形态:尿素为颗粒状固体,氯化铵存在细小块状和结晶小颗粒,硫酸铵、碳酸氢铵为结晶小颗粒。

(二)颜色: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均呈白颜色,含有杂质的呈现微黄色。

(三)气味:尿素、氯化铵无气味;碳酸氢铵有浓郁的刺鼻铵味;硫酸铵一般无气味,个别产品具有煤气味。

(四)水溶性: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均易溶解于水(利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或白瓷碗,向其中加入清水,然后用小饭勺加少许氮肥;利用干净的筷子搅动或摇动容器,观察氮肥的溶解情况)。

(五)灼烧反应:把铁片烧红后,将待鉴定的氮肥少量放在其上,根据其燃烧状况判断氮肥品种。

1、尿素:肥料边融化边冒白烟(不燃烧),并放出刺激性氨味,融化完后铁板上无残烬。

2、氯化铵:肥料迅速融化并消失(不燃烧),放出浓烟,能闻到氨味和盐酸味,融化完后铁板上无残烬.

3、硫酸铵:肥料逐渐融化(不燃烧),出现肥料颗粒蹦跳现象,放出白色烟雾和刺鼻子的氨味,融化完后铁板上有残烬。

二、磷肥

磷肥包括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种,定性区别磷肥的方法就是依据其溶解性能和外观。利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和家庭吃饭用的白色瓷碗作为实验容器,所用的水为干净无色的饮用纯净水。

(一)水溶性:向实验仪器碗、玻璃权中加入大半杯(碗)水,用小饭勺取磷肥样品少许,缓慢地倒入水中,一边倒一边用干净的木棍搅拌。肥料都加入后,再充分地搅拌1-2分钟,然后静静地放置5分钟,观察肥料地溶解情况。

1、溶于水的磷肥:过磷酸钙只有一小部分能溶于水;重过磷酸钙大部分都溶解于水。

2、不溶于水的磷肥:钙镁磷肥和磷矿粉不易在水中溶解。

(二)颜色:过磷酸钙一般呈现灰白色,个别的呈现深灰色;重过磷酸钙一般是灰色颗粒;钙镁磷肥呈现暗绿色、灰褐色、灰黑色;磷矿粉呈现灰褐色或灰黄色。

(三)形状:过磷酸钙一般为颗粒状,部分为粉末状;重过磷酸钙一般为颗粒状,粒形圆润;钙镁磷肥一般为粉末状;磷矿粉一般为粉末状。

(四)味道:过磷酸钙用手捻一捻,手上感觉涩涩的,且可闻到肥料散发出酸味;其他磷肥没有涩涩的感觉,也闻不到酸味。

三、钾肥

最常用的钾肥是氯化钾、硫酸钾。

(一)外观:氯化钾和硫酸钾均为结晶体。

(二)颜色:硫酸钾一般为白色,有的呈灰黄色、灰绿色或浅棕色;氯化钾有白色和红色。

(三)吸湿性:硫酸钾没有吸湿性;氯化钾具有吸湿性(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取少许氯化钾肥料暴露在空气中过夜,容易吸湿而化成水)。

(四)水溶性:氯化钾易溶解于水,硫酸钾也能溶解,但溶解速度没有氯化钾快,溶解的量也没有氯化钾地大(溶解方法同氮肥)。

(五)灼烧反应:氯化钾、硫酸钾在酒精灯上灼烧时有钾离子特有的紫色火焰。

    四、复混肥(复合肥)

复混肥料是将几种单质肥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而生产出来的肥料。各个企业为了保证混合后各种养分不会降低有效含量,一般要保证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沉淀反应,因此复混肥料一般具有单质肥料的一些特征反应。

(一)以尿素或铵态氮肥为氮素原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为磷素原料,氯化钾或硫酸钾为钾素原料生产的复混肥料,产品能溶于水,外观为颗粒状,颜色存在多种颜色。样品灼烧时能放出刺激性的氨味,在火上灼烧时有钾离子的特有的紫色火焰。

(二)以尿素或铵态氮肥为氮素原料,过磷酸钙为磷素原料、氯化钾或硫酸钾为钾素原料生产的复混肥料,产品能部分溶解于水,外观为颗粒状,颜色存在多种颜色。样品灼烧时能放出刺激性的氨味,在火上灼烧时有钾离子的特有的紫色火焰。

(三)以硝酸铵为氮素原料的复混肥料,样品能发生燃烧现象,且放出棕色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