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服务>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

来源:​市农技中心 作者:金永谋 发布时间:2022-07-07 14:50:42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有些人仍然沿用“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旧习惯,盲目超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不但产量没有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还有所下降,同时破坏了土壤结构,土壤溶液浓度饱和、盐渍化加重、通透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

平衡施肥的五条原则是: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深施覆土,集中施用,肥水结合。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平衡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有机肥又称完全性肥料,它含有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虽然养分含量较低,但它具有营养全面、肥效持久、养分均衡、种地养地、改良土壤的功效。增施有机肥是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的关键因素,但必须要充分腐熟后再施,防止烧根、熏苗。一般大田作物每亩不低于2500公斤;陆地菜田每亩不少于500公斤,设施瓜菜每亩掌握在7500~10000公斤。在有机肥不足的情况下,也可选用发酵干鸡粪每亩底施1000公斤。
  二是合理确定化肥用量,杜绝过量施肥。确定施肥量一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也就是地力情况,缺多少补多少,让作物“吃饱”不浪费;二要根据不同作物需肥量的多少做到缺啥补啥,让作物“吃饱吃好”;三要根据产量指标,产量高的品种多施,产量低的适当少施;四要根据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当季利用率确定施肥量,养分含量高、当季利用率也高的可以少施,养分含量低、当季利用率也低的适当多施。

三是调整好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改变盲目施肥的习惯。一些叶类蔬菜需要氮肥的量比较大,甘薯类要求钾肥多,在施肥上就要调整好氮磷钾的比例。三元复合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推广的专用三元素复合肥,里边还含有多种不等量的微量元素,为作物平衡施肥奠定了基础。
  四是合理确定底肥、追肥的比例,注意分期控氮。磷肥要以底施为主,氮肥、钾肥底施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而定。春玉米底肥要少,分次追;夏玉米底肥要足,结合喇叭口期追肥;日光温室嫁接黄瓜除施足底肥外,还要隔水追肥。因为日光温室黄瓜生长期长、采摘次数多,产量高需肥量大,要控制氮肥的每次用量。
  五是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确定施肥量。如花生苗期需要氮磷钾的量相当小,到了开花下针期由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需肥量明显增大,这一时期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50%以上。再如芹菜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4,钾肥充足不但芹菜茎秆粗壮,而且品质、光泽也好。
  六是补充中微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在作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满足作物氮磷钾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也是确保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中微量元素可以底施也可以追施,有的喷施效果更好,但一定不要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