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服务>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对庆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调查

来源:​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金永谋 发布时间:2022-07-01 21:45:57 浏览次数: 【字体:

庆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全市仅两大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秸秆就有150多万吨。进一步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课题,而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则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庆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庆阳市是甘肃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主产区,也是秸秆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18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42.82万 hm²,总共秸秆产量达到210万吨,其中小麦57万吨、玉米94万吨、油料19万吨、豆类14万吨、糜子及其他禾谷类14万吨、其他作物12万吨。目前,庆阳市秸秆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秸秆养畜  农作物秸秆是家畜的主要饲料之一,全市每年用作饲料的秸秆总量115万吨,占秸秆总量的55%。有关资料表明,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玉米秸秆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就草食动物而言,2 kg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 kg的玉米粒,特别是对玉米秸秆进行青贮、黄化、氨化及糖化等方法处理以后,营养价值变高,适口性增强,利用率大大提高,一方面解决了冬季家畜饲料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节省了粮食,还可通过牲畜粪便,实现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是一种效益较高的利用方式。就调查情况看,庆阳市农村的秸秆饲养有直接喂养、青贮后喂养、青贮氨化处理后喂养等方式;利用的秸秆种类有玉米、小麦、油料、糜子等;喂养的品种有猪、驴、牛、羊、鸡、兔等。     

(二)农村能源利用  农作物秸秆纤维中的碳占绝大部分,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等秸秆的含碳量占40%以上。秸秆中的碳使秸秆具有燃料价值,目前庆阳市每年用作燃料的秸秆总量达40万吨,占秸秆总量的19%。秸秆用作取暖、做饭有两种。一种是秸秆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就是通过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出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这些气体在稍高于常压的状态下通过管道送往农户使用,类似于城市的管道煤气。另一种是直接用作生活燃料,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样,庆阳市农民的生活用能一直以燃烧低品位的生物质能为主,其能源利用的效率很低,不仅加剧了农村能源的紧缺状况,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秸秆还田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利用秸秆生产的秸秆生物肥料的肥效更高。据试验,每公顷土壤基施3750kg秸秆生物肥,其肥效相当于1500kg碳酸氢铵、750kg过磷酸钙和300kg的硫酸钾,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是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的重要肥源。因此,秸秆通过综合利用作为肥料施入农田,是补充和平衡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对于促进土地生产良性循环、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庆阳市秸秆还田量仅占到秸秆利用量的16%,且利用方式简单,主要是小麦高茬还田和玉米根茬两种。小麦高茬还田是根据庆阳市不同的地域条件采用机械收割和人工留高茬收割,玉米根茬还田方法是在玉米收杆后,用旋耕机将玉米根茬切碎翻入土壤中。

(四)秸秆未利用情况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的应用,加上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开始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目前庆阳市剩余秸秆达12万吨,农户把这些秸秆弃于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而且成为农村火灾的一大隐患。还有很多群众把秸秆在田间直接焚烧处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焚烧秸秆问题  群众对秸秆本身价值认识不足,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秸秆能出效益,因此群众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秸秆利用途径不畅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大部分农民生活用能以电、煤炭为主。另外,秸秆直接还田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如干旱缺水、粉碎秸秆在土壤中不易腐烂、影响耕种而群众难以接受,因此推广效果不佳。

(三)秸秆还田机械量少且功能不配套  目前庆阳市秸秆还田机具拥有量少,而且部分机械功能不配套,造成了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群众期盼着能开发出新型多功能配套的玉米、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

(四)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没有掌握  目前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由于技术没有被农民掌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秸秆的有效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切实让农民掌握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三、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一)重视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由于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和各方面条件制约,农民和基层干部对秸秆禁烧的坏处和综合利用的好处缺乏明确的认识,这就要求采取多种宣传方式,高度重视宣传培训工作,用实际效果引导、教育农民群众,转变观念,采用综合利用措施处理剩余秸秆。应提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具体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死角。对焚烧秸秆、掠夺式经营给予法律约束,对秸秆有效利用的农民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或奖励,建立完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二)政府要重视,措施要到位  从庆阳市产业发展看,秸秆经济已慢慢兴起,产业链条逐步延长,社会生态效益初步显现。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以财政投入政策扶持为导向、农户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民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的购置补贴、沼气池的修建补贴。

(三)以项目带动,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地区进行项目的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引导农民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实现秸秆产业化经营。通过建立秸秆饲草加工厂、秸秆气化站、秸秆种菇场、秸秆生物制肥厂等方式,形成产业链,带动农民致富,从而实现秸秆的大量合理利用,将剩余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四)加强技术开发与研究  目前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有的技术还不成熟,有的还需要进一步研发。例如,秸秆作为饲料的缺点是消化率低,秸秆气化中的焦油问题,高效生物有机肥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问题,秸秆饲料的优化配置等问题也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经济效益还不高。这就要求科研部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组织较强科技力量,针对技术难题进行科技攻关,研究出群众易于接受的秸秆利用技术,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