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和食物结构的改变,鲜食玉米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津津乐道的健康食品.近年来,国内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空间很大.发展鲜食玉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产品向商品化,产业化和局品质方面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附加值。
鲜食玉米主要是甜玉米和糯玉米(黏玉米)。甜玉米分普通甜(含糖10%左右)、超甜(含糖20%~24%)和加强甜(含糖24%以上),有白粒、黄粒、黑粒之分,可蒸煮也可制罐头食品和速冻保鲜。糯玉米有较高的黏滞性和适口性,主要特性为:一是胚乳全部由支链淀粉组成(普通玉米为直链),煮熟后柔软细脆、甜、黏、清香,皮薄无渣,营养丰富,采收期长,适于鲜食。二是较普通玉米黏度高,杂醇油含量较低。三是粗蛋白、粗脂肪、油酸、赖氨酸含量都高于普通玉米,具有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的消化率。种植鲜食玉米亩产值达3000元左右,但技术性很强,一般要注意以下八项关键技术。 1.
一、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选择 根据气候特点和人们的饮食习惯,选用表现优良,产量高、甜糯性好,质地柔嫩、果穗均匀,出籽粒高、抗病性强的优良甜糯鲜食玉米品种,最好是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延长市场供给时间,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二、做好种子处理
购种时要尽量购买包衣种子,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的病害,防止田间缺苗、缺穗,影响产量。若不是包衣种子,且丝黑穗病严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按种子的0.3%~0.5%拌种,并用高巧、辛硫磷等杀虫剂拌种,以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三、隔离种植或连片种植
当甜糯玉米、普通玉米和其它类型杂交时,会因为串花粉,而产生花粉直感现使所结果穗失去甜糯性,变成普通玉米果穗。因此甜糯玉米一定要同品种连片种植,做好与其他玉米品种的隔离,防止混杂,影响果穗的品质和品相。一是用其它作物隔离。在种植特种玉米时,在其四周要有100~200米的其它作物隔离带,防止其它玉米品种花粉传入田间,保证产品纯度。二是时间隔离。同一块地播种不同品种特点玉米时,可以采取时间隔离,一般生育期相同的品种播期上间隔10~20天,也可先播早熟品种,后播晚熟品种,避开花期。三是设施避花期。特种玉米采取地膜覆盖或播前育苗移栽避开花期。
四、适期播种
种植时间 如果你种植的面积相对较大的话(比如十亩以上),要考虑采摘期短和市场因素,合理的错开播种期,避免集中大量上市出售不及时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夏播越早越好,可以采取软盘育苗移栽、地膜覆盖,也可以二者结合。
五、合理密植
鲜食玉米收获目标是果穗,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果穗的大小、整齐度和收获质量,从这几年的生产经验看,一般每亩3500~3800株为宜。
六、加强肥水管理
首先要施足底肥,每亩底施腐熟有机肥2~3立方米、撒可富复合肥60~80公斤、硫酸锌2~5公斤;穗期阶段的鲜食玉米对肥力需求较大,因此要分批、分量进行施肥,在抽穗期前半月左右需要重新补充复合肥和钾肥,井且灌跑马水来保持土壤水分含量。鲜食玉米吐丝时,为了保证主穗的营养供给充分,需要把多余的小穗摘除,然后重新施肥保证氮和钾的供给。
七、及时防治病虫害
要按时对鲜食玉米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若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鲜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锈病、大斑病、小斑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蟋蟀、蛴螬、蝼蛄、玉米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鼠害。因甜糯玉米是鲜食食品,禁止在食用前20天施用农药。可以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治理方法,其中农业防治主要是科学种植、合理密植、去雄量约占到穗总量的32%,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这也是绿色农业提倡的保障产量的防虫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放置诱虫灯等物理器械抗击蛾、玉米螟等昆虫危害。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天敌对昆虫的致命性,从而达到抑制昆虫侵害鮮食玉米的目的。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学农药杀死致病菌和昆虫,保证做到无剧毒无残留。化学防治也是生产中使用最多的虫害防治办法。
八、适时收获
鲜食玉米的采收是保证鲜食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采收过早,含糖量低籽粒太能影响口感;采收过晚,籽粒水分流失口感不鲜。一般为授粉后的25天左右采收,此时含水率在62%左右,风味、食味最佳。鲜果穗带苞叶采收,低温存放并及时销售或加工以确保品质。